close


這張照片是上次跟小芭去基隆找小夫的時候拍的,今天下午有空拿出來重新修改加字,
就順便介紹一下基隆的一些歷史故事跟背景,有計畫去基隆一遊的各位,
可以作為參考資料的其中一頁。
去基隆怎麼能不去九份,這裡沒有介紹到,如果時間和金錢允許,
建議在九份過夜,那裡的夜景落寞的卻又喧嘩,
遠遠的山頭亮著一點點的小燈,可以讓你發呆一整夜。

+ + +


  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,臺灣道姚瑩(進士出生,安徽桐城人,為桐城派學者)認為基隆港口寬且深,英人、洋人必多加窺伺,因此利用基隆的地形地勢,建議於港口內,正對門口之二沙灣築砲臺八座。道光二十一年八月「紐不達號」進入基隆港發生戰爭,臺灣軍隊俘虜了英人、印度人…等百多人且斬殺了這些人。到了光緒十年中法戰爭的時候,基隆淪陷八個月(戰爭前,法軍即已派人前來調查探勘過基隆的地形,所以戰爭一爆發基隆港附近的砲臺很快就被法軍擊毀)。今日所要觀看的砲臺,當初也都淪陷,但也因地勢險要,戰後劉銘傳則在獅球嶺、七堵一帶駐防,總算沒讓法軍由此攻進臺北城,而逼法軍至淡水決戰。在淡水因劉銘傳佈置得宜,軍隊勇猛,把法軍擊敗,總算保障了臺灣,沒讓法軍佔領。

【註】當時外國人的戰略即想藉佔領臺灣一地,來作為向滿清索討的籌碼-據地談判,滿清為怕事態擴大,想要停火,於是和外人協談,甚至割地賠款。

  基隆,自古以來即是兵家重鎮。日據時期基隆也成為海軍要塞。日本人將滿清時代在山腰、山腳下滿清官兵的墓集中整理後,將這些骨骸葬於大沙灣海水浴場。在基隆港內的大沙灣,民國15年(日昭和元年)地處內港,波浪不興,平淺清澈,有如寬闊泳池。清光緒十年法軍孤拔率艦隊侵臺,於大沙灣登陸,是故又稱孤拔灣或孤拔海濱。日人曾侮辱性的於墓碑上刻著「清國人之墓」等字樣,現已於民國四十六年拓地擴建後,奉先總統 蔣公領賜「民族英雄墓」墓文,此後乃改稱為民族英雄墓。而據民族英雄墓約兩百公尺遠,有一較完整的法國軍人公墓,為光緒十年法孤拔提督率領該國遠東艦隊入侵時,被我擊斃者之墳墓。

古道 

  此古道是民國七十年歷史系主任周宗賢與建築系黃紀鯤教授合作,幫基隆市政府鑑定砲臺和古道。現今所走的古道是改建過的。以前原本有的護坡堤有被改建,但現在仍有片段的殘存痕跡可以窺見舊古道的模樣。

城門

  城門沒有落款除了提「海門天險」四個字外,沒有說明是何年由誰建造的。民國七十年,由淡江大學歷史系現任系主任周宗賢至此探勘調查時,由城門建築的結構、形式風格推測此城門是在中法戰爭前就有的。

【註】城門適用傳統的中國城門作法,以石條作丁順砌,灰縫填入三合土,門板裝設於半圓拱洞之內城門上,以雉堞環繞,形成射口,加強防禦能力。

  據文獻記載,姚瑩在此設砲臺時,此城即可能就已經存在,作為兵營的功能。此城門是很傳統的一個城門,沒有受西方文化的影響,城牆亦是如此。現今所觀看的城牆有一點歪斜,乃是因城牆往後退了近一公尺左右,因山崩的原因,城牆倒塌,石頭落到山腳下去了,於是在重修時就將城牆往後推了一公尺左右,已不是當初原始的位置。

  此城是清代在臺灣所興建的砲臺而有城門的四座其中之一。(其他三座分別為淡水砲臺、安平億載金城砲臺、高雄旗后砲臺)。海門天險的城門本是沒有廣場的,後因再三考量後,認為修建後會有許多遊客至此參觀,於是做了一個廣場供給遊客休憩之用。另外,基隆是一個多雨水的地方,所以在城牆內部有極為良好的排水系統,且是當時在城建築完工時就已經完成。

  城門兩端除了留有拴住城門的洞之外,在地上另設有門檻作為防水之用,而在門檻與城門之間留有空間以供排水,使城內不至於積水,而使彈藥武器受潮。

水井

  水是民生必須品,更別說是在軍營之中。此城是建在山上,物資供應多半是山下運上來的,極為不便,若是敵軍有意斷絕軍援的話,會更為麻煩,所以需要一口井。這時候地理師必須要找出水源,一個可以喝且不受汙染的好水源。在這裡井水佔很重要的地位。

砲臺介紹-二沙灣砲臺砲座區

  在海門天險的山上,有兩個大的砲臺。現在介紹的是中法戰爭後所建的。二沙灣砲臺砲座區,地勢較高,射口朝向基隆港口,並可俯瞰市區。砲盤之前有夯土及三合土築成的土壤,可以抵擋敵砲。兩個砲盤之間安置較低的彈藥庫,彈藥庫做成半地下室,不但較隱蔽且較安全。貯藏庫全以石條砌成,內部隔成數小間。屋頂原有石條及木樑支撐,然均毀壞。但屋頂上仍有一層很厚的水泥,此水泥又叫「鐵水泥」,乃是第一代所發明的水泥,孫中山先生將其翻譯為「士敏土」時,發現它和鐵一樣硬,因此稱它為「鐵水泥」。在還沒有發明鐵水泥之前,臺灣的建築材料多是用紅毛土或一般黏土,到了十九世紀西方物資傳入中國,於是向西方人購買鐵水泥,此物在當時是非常昂貴的。
  現存的砲臺是後來仿製的,但礙於經費有限,只好做一大砲一小砲。二沙彎砲臺之小砲座呈馬蹄型,當年所用的砲可能為傳統中式鐵砲,現有的鐵砲為近年來臺灣所仿製的。所仿製的鐵砲,其砲身鑄有重量、規格及匠師之姓名。

阿姆斯壯砲 

  阿姆斯壯砲是小型的砲。本來置有十四座此型的砲,如今只剩一座。此為中法戰爭後劉銘傳向英國購置的,此砲的構造很完備,可看到有砲管、砲架、砲盤、砲座、半圓形的鐵軌,砲車上還有吊竿可以吊砲。此砲原本是放置在白米甕的,後來搬遷至此。 
  為何取名為阿姆斯壯砲呢?因為在十六世紀時,英國有一位爵士,名叫阿姆斯壯,他的領土在英倫的北邊,泰晤士河的中游。它發明了現代化的火砲,替英國政府賺了很多錢,所以英國女王特封他為爵士。因對國家有很大的貢獻,所以他所製造的砲以及其兵工廠就以自己的名字命名,所以產品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一樣都叫阿姆斯壯。

法國陣亡將士墓 

  法國陣亡將士墓在大沙灣,清光緒十年八月十三日(陽曆十月一日),法國水師提督孤拔再率兵艦十五艘載陸戰隊三十名,攻基隆,為清守軍擊退,轉攻滬尾(淡水),清軍往援,九月十九日法軍乘虛,再攻基隆,遂在大沙灣登陸,乃葬其陣亡將士於此。

奠濟官開張聖王廟 

  此廟供奉來自漳州移民的守護神。建於同治十二年(1879年)。現在廟的外觀是於民國十二年改建的,廟宇風格不論在正殿、龍柱、雕刻…等方面都使用較繁複的裝飾,且摻入了西式的建築風格,而所使用的建材大都是本土淡水所產的觀音山岩,此材料的顏色以黑系列為主,民國十二年重建,其大體都依原貌,所以還保有當初的龍牆、虎壁、「祈求」、「吉慶」的祥瑞圖案。 

田都元帥-北管的守護神:

  我國音樂有分北管、南管,以南稱南管,以北稱北管,北管就是北京戲。用閩南話來唱的唱腔,分成「西皮」與「福祿」兩派。此兩派本都是北管,後「西皮」、「福祿」就分漸成兩個系統。「田都元帥」便是「西皮」的守護神。 
  奠濟宮因屬於地方上的大廟,所以養有地方專屬戲團,這樣的團體就要有一個守護神,即田都元帥。唐玄宗時在長安所設戲班叫「梨園」,「梨園」第一號演員雷海青雷海青死後多年,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,唐玄宗恐慌逃難之際,天有異象,是雷海青所顯的靈,助唐玄宗逃過一劫。事後,唐玄宗回長安封雷海青為「田都元帥」,此多少有神話傳奇故事的原味。

李鵠餅店 

  在臺灣早期社會,每個地方都會出現經長久時間而受肯定的「小吃」留存下來,如基隆廟口有李鵠餅店,李鵠餅店是百年老店,平時的生意即很熱鬧,尤其到中秋常供不應求。

慶安宮媽祖廟 

  慶安宮媽祖廟、開漳聖王廟、城隍廟是基隆的三大廟宇。慶安宮附近稱「草店尾」。乾隆初期派漳州人居住於此,是基隆市早期開發地之一。此地大部分是泉州人,後因漳州人的數目漸多於泉州人,雖如此本是和平相處的,但在咸豐年間,臺北一帶發生分類械鬥,因一和尚的從中挑撥,使基隆的泉州人與漳州人也發生衝突、械鬥。在事件發生後才知是誤會,因為如此,漳州人認為對不起泉州人,於是公議決定每到中元普渡,基隆的普渡不在大廟,反而是在泉州人為主的媽祖廟。 
  媽祖廟的建築風格頗為繁雜,摻雜古今中外的格式,乃是因媽祖廟由單一功能轉變為多元化的功能所致,媽祖的信仰除了是航海者的守護神外,亦是穀物之神,從建築的風格即可得知。一般的神祇都有配神,而媽祖的配神則是千里眼與順風耳。香火鼎盛的慶安宮為因應信徒的需要就會雕塑許多媽祖的分身,有的還成立各種的神明會,就會有大媽、二媽、老大媽…等,這些其實都是媽祖因應不同的人,不同的時間需求,所以一座廟裡會有很多的媽祖神像和不同的神明會,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地方。

城隍廟 

  基隆在清代因煤礦豐富和地理位置優越,因此設有基隆廳,基隆廳則派有一官員即海防通判。城隍本是天子祭祀的神祇之一。從周朝時,祭神事由天子領導,其中二種神:一為城,一為隍。城就是護城,隍就是壕溝(護城河),後延伸成為地方政府的守護神,還監管人間善惡,審判人的靈魂,所以有算盤,用來計算在生時做多少善事,等到死後到城隍爺那裡報到,再至閻羅王那裡受審判,因此明清以來的人民特別尊重城隍爺,而政府官員亦是如此。明太祖還下詔新官上任前一天晚上,要先祭拜城隍爺,請城隍爺幫助共同管理。現今基隆城隍廟的城隍爺,相傳是基隆第六(或第七任)的海防通判─包容,因勤正愛民,先後地方上的人士泥塑其神像供奉於此。 
  城隍,是一司法神,其配神有分六部司:文官、武判(一爺、二爺)枷神、鎖神、牛頭、馬面、范、謝兩將軍(七爺、八爺),但臺灣各地的分類方法不一。按中國傳統,神祇亦需要有夫人,代為管理家庭,因此有城隍夫人,有些地方另置有大少主、二少主,通常是兩個。城隍夫人乃供奉在後殿,而後殿供桌上的諸多神明並非皆是城隍夫人,通常夫人只有一人,其他應該是分身或夫人的侍女。

仙洞巖 

  仙洞乃是兵家要地。仙洞的地理環境是一海底上升的地層,很容易蘊含礦物的,因此,此處有不少煤礦。早期有人還誤認會有金礦,前來挖寶都沒有收穫。此處有許多的海蝕洞。清人見此地環境清幽,於是附庸風雅,認為此處有神仙,因此有心人士在此處設佛堂供人膜拜,也因此有許多地方官慕名而來,名人到此常喜題字、寫文章,使此處更具盛名。於是請師父雕刻神像於洞內,此廟純粹是佛教廟宇,礙於經濟困難,使宗教通俗化,於是三教九流混雜。 
  仙洞原有三個洞,分別為主洞、左洞、右洞。主洞的兩邊雕有神像,雖不及敦煌千佛洞的聲勢浩大,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左洞蜿蜒曲折,僅容一人參觀,個子高的人需採邊蹲邊走的姿勢,才能到達底端。右洞則不易進入,現已在入口處放置神像。
  
洞外有兩尊觀音像,那是在日據時期所設的。日本有一傳統,人一生要去祭拜三十三位觀音,如此一來父母及自己的子女身體才會健康,倒是有時同一地點並沒有如此多的神明,常需要到許多地方去祭拜,極為不便。後來便將日本的三十三尊觀音集中,如此一來便不需要跑許多地方,省去許多麻煩。日據時代臺灣也引進這種說法。這裡所留的觀音像便是當時所留下來的。但光復後有人不知這一習俗,便將大部分的觀音像搬走、變賣,相當可惜。

白米甕砲臺

  白米甕的地名由來相傳是有一山洞每天都會流出白米,洞旁住一個和尚,他每天都去洞外接米,不管有多少人要來吃,洞內便會流出剛好的份量。有一天那和尚起了貪念,便把整個洞打開,希望得到更多的米,果然洞打開後有得到很多的白米,但是隔天便不再流出白米來了,因那洞會流出白米的關係,當地的人稱之為「白米甕」。 
  此地最早叫做荷蘭城,荷蘭人在此地建造城堡,其實是西班牙人所建造的。一六二六年五月二十一日西班牙佔領基隆,並在此地建港邊四周建造四個砲臺,在西邊建白米甕砲臺為西邊的一大砲臺。大家都叫它為荷蘭城,因為一六四二年荷蘭佔領整個臺灣後,將此城改為荷蘭城。這地方因中國人不叫它荷蘭城,在之前就已稱之為白米甕。 
  在中法戰爭後,基隆淪陷,劉銘傳認為基隆很重要,隨時會被敵人侵佔,所以要牢牢的守著基隆港,才能確保臺北的安全,便在基隆四周建造許多砲臺,多半都設在高山上,容易防守及攻擊。 
  射擊時因船的位置並不是很清楚,需要從高的地方由上往下觀察,觀察射擊出去的砲的位置是否偏差,並由在上頭的人發號司令,以增加命中率,所以在砲臺的旁邊設有一觀望臺,並開有走道可以上去,但相當的陡峭。 


以上引至http://studentclub.tku.edu.tw/~relic/1.htm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spla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